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龙子硝石丸治疗泌尿系结石315例疗效观察
龙子硝石丸是在民间验方的基础上,由我院研制的纯中药制剂.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有显著疗效.临床观察315例,报告如下:......
作者:谈平 刊期: 2004-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56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两组108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治疗组56例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小者42岁,大者80岁,平均54岁.早搏30例,心房纤颤5例,房室传导阻滞6例,束支传导阻滞15例.......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04- 02
-
升阳除湿汤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72例
婴幼儿秋季腹泻为病毒感染所引起,以轮状病毒多见,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自1998年以来应用升阳除湿汤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7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路志宽 刊期: 2004- 02
-
皮康酊抗皮肤癣菌的实验研究
皮康酊对青春痘等各种皮肤炎症(如疖、疮、痈)、烧伤和烫伤后创面感染、创伤及手术伤口感染、长期不愈合的皮肤溃疡、褥疮等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着重研究了皮康酊对致病皮肤癣菌的抗菌作用,现将其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路小平;苏玮玮;尚志华;贾少谦 刊期: 2004- 02
-
杨氏助孕丹的抗炎抑菌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杨氏助孕丹是治疗妇科炎性不孕症的有效药物,观察了该药的抗炎抑菌镇痛作用,现报告如下: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克;SD大鼠,雌性,体重200±20克,均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饲养条件:正常光照、自由摄食引水、环境温度18~25℃、湿度50~70%.......
作者:杨季菱;翟凤霞;韩永梅;李花萍;吕海潮 刊期: 2004- 02
-
《太平圣惠方》儿科学思想探要
为探寻北宋以前中医儿科学发展概况,深入挖掘早期儿科学的理论脉络及临床诊疗经验,文章从文献角度就书中所收载的有关小儿养护思想、危急重症的预防措施等内容从7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书中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的某些不足,笔者也提出了相关见解,为指导现今儿科临床提供帮助.......
作者:陈代斌 刊期: 2004- 02
-
论疏肝法的配伍及临床应用
疏肝法为临床常用治法,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证.适用于疏肝法的病症甚多,常配伍其它方法,治疗诸多疾病,归纳起来约有十余种常用治法.现结合临床体会浅谈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陈良金 刊期: 2004- 02
-
对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考
将二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以疗疾治病,是中医临床运用药物的主要形式,也是中药学与方剂学区别之所在.不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其临床效果如何,必然与药物组合的合理与否紧密相关,因此,方剂的配伍规律就成为历代中医药学家苦苦探寻的焦点,近年来更是成为中医方剂,甚至是中医药学各层次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略陈己见.......
作者:孙世发 刊期: 2004- 02
-
《伤寒论》是病证结合论治的典范
对病证结合论治进行了阐述,说明是病证结合论治的典范,从而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王根文 刊期: 2004- 02
-
痹痿辨析论
痹病和痿病是中医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两类疾病,可以囊括现代医学里的很多病种.其二者的临床表现、证候特征及发展演变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某些医师的实践诊疗过程中往往不能透察明晰,称痹为痿,或称痿为痹.......
作者:袁国强 刊期: 2004- 02
动态资讯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35例
- 2 毛冬青甲素和异搏定对体外培养K562/A02细胞内柔红霉素蓄积的影响
- 3 王金权主任医师治疗崩漏经验
- 4 痹肿消散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TNF-α、IL-6、IL-8影响的试验研究
- 5 黄文政教授对肾风病“内风”的认识与用药经验
- 6 温针灸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7 方剂组方配伍中的对立统一观
- 8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 9 从资生丸组方解析老年病脾胃调治
- 10 参芪承气汤治疗中风后便秘42例
- 11 红花注射液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 12 川芎嗪在防治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
- 13 针药并用治疗坐骨神经痛174例
- 14 浅谈灸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 15 清代山西医家王堉治痰经验研究
- 16 益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 17 异位妊娠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48例
- 18 200例甲型H1 N1流感中医证候临床观察
- 19 影响中药炮制品发挥疗效的因素
- 20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