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光明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光明中医杂志2007年第2期文章
  • 硫磺末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炎60例疗效观察

    我院以硫磺末口服为主,配合中西医治疗慢性肾炎属脾肾阳虚型者,临床观察60例,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峰 刊期: 2007-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77例临床观察

    中西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观察.方法:将15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是急性胆囊炎理想的治疗措施.......

    作者:徐小娟 刊期: 2007- 02

  • 局部封闭、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肛周封闭、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6例肛门瘙痒症患者采用复方亚甲兰注射液肛周封闭,自拟消风止痒汤熏洗治疗.结果:治愈107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肛周局部封闭、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创伤轻,方法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赵富元 刊期: 2007- 02

  • 四物通便汤合结肠水疗治疗习惯性便秘50例

    习惯性便秘是由粪便在结肠内滞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形成大便干燥坚实,排解困难,排便时间延长,间隔时间延长或排便不尽感、腹胀、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以左下腹可扪及膨大盈的肠管形状或扪及痉挛变硬的条索肠管为主要临床特征.近两年来,笔者运用四物通便汤合结肠水疗治疗习惯性便秘5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魏旭凤 刊期: 2007- 02

  • 清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清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清心汤、常规西药治疗,并观察其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对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清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昃睿;王晓伟 刊期: 2007- 02

  • 浅谈《伤寒论》中的调摄护理

    张仲景《伤寒论》不仅创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而且十分重视辨证施护,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调摄护理的方法,对于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保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中医临床普遍存在煎药不规范,服药方法单一,药后调护不慎,均是导致中医药疗效降低的原因.本文总结了《伤寒论》的调摄护理方法,旨在宣扬张仲景的辨证施护思想,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作者:陈倩琪 刊期: 2007- 02

  • 《傅青主女科》的治肝解郁法

    《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傅山所著.在该书中,傅氏对妇产科的各种疾病多从肝论治,运用治肝解郁法治疗各种妇产科疾病乃其主要学术特点之一.本人尝试从肝郁症的病因病机基础分析,探讨傅氏治肝解郁法的遣方用药特色及该法的临床运用.......

    作者:彭思菡 刊期: 2007- 02

  • 辨病应是辨证的主体内容

    历来认为,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笔者通过对《伤寒论》、《温病》等古代经典著作的分析研究,认为古人之辨证实际上包含了辨病.并指出辨证论治并非异病同治,从本质上讲,不同的病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证,之所以认为异病可以出现同证,乃是辨证不够细化所致.也因此只有将辨病作为辨证的主体内容,才能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才能使中医得到不断发展.......

    作者:周然宓;周叔平 刊期: 2007- 02

  • 虚实学说对衰老的机理探讨

    衰老是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功能衰退和形态的退行性变的过程,表现为五脏中以肾虚和脾虚为主,同时伴有痰瘀互结之标.虚实夹杂是导致衰老的重要的基本病机,指导临床延缓衰老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金明柱;郑洪新 刊期: 2007- 02

  • 《内经》四时脉法浅谈

    《内经》含有丰富的脉法思想与方法,《伤寒论》因时辨脉与《脉经》异时脉法是对《内经》四时脉法的继承与发展.《内经》四时脉法对于当今仍然具有很大的中医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宋晨生 刊期: 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