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其根源是由糖尿病患者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所诱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血液渗透压、血液粘度、血液流变性、微循环和细胞膜功能的异常改变等.......
作者:万雪花;衡先培 刊期: 2008- 10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概述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由CDC于1988年正式命名的一种疾病,是一种在当代快节奏生活方式下机体出现的以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以疲劳、低热(或自觉发热)、咽喉痛、肌痛、关节痛、头痛、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差、睡眠障碍和抑郁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综合征[1].......
作者:洪燕珠;周昌乐;许家佗;张志枫 刊期: 2008- 10
-
通阳活血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对通阳活血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指出在通阳活血法为基本法则的基础上辩证地加碱治疗心血管疾病必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闫建军;章艳茹;陈一江 刊期: 2008- 10
-
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132例文献分析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情况.方法:通过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07年国内公开发行医药期刊,获得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132例,居前5位药物分别是:鱼腥草、穿心莲内酯、清开灵、复方丹参、双黄连,其中死亡6例.结论: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希临床注意用药安全.......
作者:谢奕如;汤丹灵;蓝焜初 刊期: 2008- 10
-
影响中药炮制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药炮制是我国在长期医疗实践活动中.根据中医中药的基础理论及中药的本身性质对药材进行各种加工处理,以适应医疗和调剂、制剂的不同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制药技术.......
作者:郭传彬 刊期: 2008- 10
-
藿香正气散防治中暑探析
藿香正气散属辛温燥湿之剂,主治暑月感寒伤湿之症,而临床医家也常用来防治中暑.笔者从藿香正气散防治中署的机理及适用范围来探讨,以作抛砖引玉.......
作者:瓮恒 刊期: 2008- 10
-
《温病条辨》祛寒湿用草果规律探析
对吴鞫通运用草果治疗寒湿为患的临证用药经验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探讨中草果祛寒湿的运用规律,具有独到之处,旨在对温病临床治疗发挥指导意义.......
作者:杨素芳 刊期: 2008- 10
-
传统药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及思维方式
药性理论根植于中医临床,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部分,阴阳五行为其哲学基础,四气五味是其核心.药性理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药性理论有着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主要有中和思维、变易思维、象数思维、整体思维.......
作者:陈正溪;刘力红 刊期: 2008- 10
-
葛根芩连汤的气味配伍规律及临床释议
葛根芩连汤出自方药组成为:葛根15g、甘草6g(炙)、黄芩9g;以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取.共功用为清热止利,表里双解.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中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细或促.......
作者:李广彬 刊期: 2008- 10
-
《金匮要略》及其附方中甘草大枣生姜合用方剂研究初探
从功效、配伍、用法、用量等方面分类研究中甘草大枣生姜合用的方剂可知,此三药合用主要体现调和营卫,补益脾胃,调和诸药,和胃及辛甘化阳等功效.甘草、大枣、生姜三味药物在方中并非可有可无.......
作者:曾祥法;李德顺;刘松林 刊期: 2008- 10
动态资讯
- 1 泻白利咽汤治疗小儿喉源性咳嗽68例疗效观察
- 2 单方运用点滴心得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30例
- 4 小议颈僵之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
-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188例临床观察
- 6 浅谈病机对立转化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
- 7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代偿期的可行性分析及临床价值
- 8 康学东教授运用小白虎汤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经验
- 9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 10 中医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现状调查
- 11 中西医治疗白塞氏病并血管病变24例
- 12 清补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80例
- 13 女性性唤起障碍的辨证论治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 15 五苓散新用4则
- 16 五行音乐辨证施护对乳腺癌肝郁气滞证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 17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18 葛根素关节内注射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 19 经方治验举隅5则
- 20 小儿支原体性肺炎病机与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