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光明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光明中医杂志2008年第12期文章
  • 探索中医的辨证施治

    什么叫辨证?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证:即是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辨证: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

    作者:罗秋平 刊期: 2008- 12

  • 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中医对糖尿病病机的研究认为其基本病理变化是阴虚燥热,间有肾阳亏虚,常伴血液瘀滞.据笔者多年临床所见及文献报道,本病尤以气阴两虚证为多见,且常常兼有血液瘀滞的病理变化;如张云如等对430例糖尿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探讨,其中气阴两虚型308例,占71.63%,徐鸿达等50例糖尿病的辨证分型中,兼有血液瘀滞者39例,占78%.......

    作者:尹新华 刊期: 2008- 12

  • 治疗便秘的思考

    1验案例1崔某,女,42岁.2001.11.24初诊.便秘4年,球状粪,每便努责,常致肛裂出血,只好常服番泻叶通便,面色咣白,乏力,精神疲倦,脉虚浮.......

    作者:庞永晖 刊期: 2008- 12

  • 多发性硬化合并双下肢疼痛1例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疾病,可累及脑、脊髓、视神经等多个部位.......

    作者:郑晓东;郑湘晖;易飞 刊期: 2008- 12

  • 茵陈蒿汤化裁辨治杂病札记

    茵陈蒿汤系仲景名方,古来皆为湿热黄疸证主方,王付教授化裁茵陈蒿汤临床解疑疗效显著.......

    作者:张天玲;王付 刊期: 2008- 12

  • 温阳化瘀法在晚期恶性肿瘤调治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医多采用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清热解毒,补虚扶正之法,对于早期肿瘤,可能有效,但对晚期肿瘤病人的调治往往难以奏效.我们应用温阳化瘀法治之效果较好.列举三例以验证之.三例病人均为住院病人.......

    作者:柳玉美;姜崇智;姜旭杰 刊期: 2008- 12

  •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眩晕疗效观察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眩晕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现通过辨证施治以葛根芍药甘草汤(葛根30~60g,芍药30g,甘草10g)为基础方给予分型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特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敏 刊期: 2008- 12

  • 精神因素对消渴的重要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消渴.如今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无法将其根治,这种病症的患者感觉就好像自己被判了无期徒刑,要一辈子吃药,打针,承受着出现并发症的恐惧,情绪越来越消沉,终会导致诱发抑郁症,而这种情绪低落的精神因素又进一步恶化着消渴的病情.......

    作者:闫琰 刊期: 2008- 12

  • 补阳还五汤治疗皮肤病举隅

    补阳还五汤出自,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原方治疗因正气亏虚,脉络瘀阻所致的半身不遂症.笔者运用此方辨证治疗皮肤病,每获佳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刘利红 刊期: 2008- 12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把本院符合诊疗为呼吸道感染的4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给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疗法治疗.结果:对比可见,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上虽未有较大差距,但在治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德怀 刊期: 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