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晕痛定配伍布洛芬治疗偏头痛180例临床观察
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笔者应用晕痛定伍布洛芬治疗偏头痛1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寿国 刊期: 2008-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
从2001年以来应用西药联合中药辨证施治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0例临床疗效观察,并与西药金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天平 刊期: 2008-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僻32例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临床症状是口眼歪斜,常伴有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历代医家多将其归入风门中,相当于西医面神经麻痹,属周围性面瘫[1].......
作者:庄文琪 刊期: 2008-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灼感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口、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1],是一种与酸相关的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常用的西药胃肠动力药、制酸剂及粘膜保护剂联合使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总的有效率低[2].......
作者:宋瑾官 刊期: 2008- 02
-
痛点封闭及中西药物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分析
膝骨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其致残率较高,目前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作者2001年10月-2006年10月至今应用痛点封闭配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该病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牛玉贤 刊期: 2008- 02
-
曲淑琴诊治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院曲淑琴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20余载,擅长内科,尤精于风湿病的诊治.兹将曲老师诊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08- 02
-
李梃治痹经验浅析
李梃是明朝著名医家,医学理论渊博,临床经验丰富,曾行医于江西、福建两省,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声望甚高,晚年著有,学习其著作,其治痹经验用之临床,确有效验,今阐发之,以期发扬光大,有益临床.......
作者:艾相乾 刊期: 2008- 02
-
赵文霞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用药经验
赵文霞教授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省管优秀专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肝胆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慢性肝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金华 刊期: 2008- 02
-
葛根功效刍议
从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葛根功效研究概况进行总结,认为目前已有的功效并不能涵盖葛根功效的全部,并分析出通过针对病机以总结、确定其功效,更能适应临床的需要.......
作者:文颖娟;邓中甲 刊期: 2008- 02
-
芳香和温散的解毒药
一般认为,解毒药是指寒凉性质的药.其实,芳香类的中药有非常好的解毒作用.解毒即具有杀菌抑菌、抗炎,有消除炎症反应红肿热痛、渗出的作用.或者解除对神经损害、神经抑制的作用.或消除人体生物组织的变性坏死作用.......
作者:武学文;高孟兰;武凌怡 刊期: 2008- 02
动态资讯
- 1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2 皂荚丸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3 浅探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惊风思想
- 4 育宫汤对子宫发育不良肾阳虚大鼠E2、P、FSH、LH的影响
- 5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远期疗效
- 6 针灸治疗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 7 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肾亏虚型崩漏的经验总结
- 8 情志病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9 痛泻要方配伍疏肝药治疗休息痢80例
- 10 中医专业开展临床技能课程的研究和实践
- 11 AECOPD的气络、血络理论
- 12 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 13 大动脉炎的中医治疗体会
- 14 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性便秘42例
- 15 针刺及局部穴位涂药加灸治疗颈椎病68例
- 16 中医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观察
- 17 李显筑教授从脾论治疑难杂证经验举隅
- 18 调脂散治疗高脂血症43例
- 19 略论张仲景护脾胃的学术思想
- 20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