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光明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光明中医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炮制前后栀子饮片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目的:建立栀子不同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用HPLC测定,以甲醇超声提取样品,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nm,柱温35℃,流速1ml/min.结果:建立了栀子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结论:该方法准确、可操作,适用于栀子饮片的分析、鉴别和质量控制.......

    作者:陈红;程再兴;肖永庆 刊期: 2009- 06

  • 高效液相法测定参蒲止痛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参蒲止痛胶囊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OSD-2HYPERSILC18色谱柱,甲醇-0.1%磷酸(用三乙胺调pH至6.0)(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延胡索乙素在2.052~10.26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0.84%(n=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

    作者:王峰 刊期: 2009- 06

  • 漏芦甘草汤治疗痤疮2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漏芦甘草汤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患者均采用漏芦甘草汤治疗.结果: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漏芦甘草汤治疗痤疮效果良好.......

    作者:徐九思 刊期: 2009- 06

  • 咳嗽型变异性哮喘治验

    1病情及治疗经过患儿,王某,男,六岁.1995年8月20日就诊.病史:着凉后咳嗽已二周,咽干痒,阵咳少痰,吸冷空气及夜里咳嗽加重,不发热.病后曾去市儿童医院,检查血白细胞5600、N52、ST3%、E6%、L39%,胸透两肺纹理增强.......

    作者:李维海;崔旭红 刊期: 2009- 06

  • 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肾炎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之简称,小部分病人是未治愈的急性肾炎演变而来,但多数则是未曾患过急性肾炎之病例.起病方式与链球菌感染后的肾炎不同,因此二者并非同一病因引起,引起慢性肾炎的病因虽未完全阐明,但仍认为是变态反应所致,然而病情持续不愈的原因目前尚为明了,可能与身体免疫因素有关,临床表现颇为多异,且病情冗长,以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因病情反复发作,肾小球渐从炎性等变化进展为毛细血管基底膜......

    作者:邸杰 刊期: 2009- 06

  • 滋阴清热固冲止崩法治疗崩漏50例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崩漏之证,病因多端,发病率高.主要表现为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笔者采用滋阴清热固冲止崩法治疗崩漏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09- 06

  • 运用八脉理论针刺治疗消渴病探讨

    奇经八脉理论源于明代李时珍的,它与十二正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循行、功能、主病等方面有独特之处.其理论用于针刺治疗消渴病在临床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作者:鲁红为 刊期: 2009- 06

  • 《伤寒论》扶正祛邪观探析

    扶正祛邪理论源干,形成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是始于张仲景.辨证论治是临证灵活选用经方,驾驭扶正祛邪治则的关键,在运用这一原则时,仲景通过组方的攻补相辅,强调了正气和邪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转变,揭示了处理补虚、留邪,祛邪、伤正两组矛盾的辨证思路.......

    作者:王鹏 刊期: 2009- 06

  • 论《伤寒论》厥阴病厥

    厥阴病的本质即厥的形成,而厥的形成又是阴阳气不相顺接,气血逆乱.本文通过厥的论述初步探讨了厥阴病本质,并对其产生的主症及鉴别诊断、转归、治疗、治禁进行了概括的探讨.其实际意义,能正确认识厥阴病篇厥,对进一步揭示厥阴病本质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

    作者:郭贵明 刊期: 2009- 06

  • 孙子兵法与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的类比探讨

    是兵学圣典,中医学是传统医学瑰宝,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互为通融,互相启发.本文从两者的哲学思想内涵来看,探讨孙子兵法的辩证思想在中医学治则治法原理中的类比运用.......

    作者:雷媛;刘紫凝;黄家源 刊期: 200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