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光明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光明中医杂志2011年第11期文章
  • 中药内外合治血栓性浅静脉炎42例

    近2年来,笔者用桃核承气汤加味内服配合本院自制复中软膏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大52岁,小18岁,23~33岁为35例;病程长3年,短5天,其中6个月以内者35例,6个月以上者7例;病变范围长23cm,短3cm;病变部位在胸腹壁29例,上肢6例,下肢7例;有外伤史8例,其余病因不明.......

    作者:沈国伟;许丽羚 刊期: 2011- 11

  • 五苓散新用4则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泽泻、茯苓、猪苓、白术、桂枝组成.本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能.原方主治外有表证,内有蓄水,渴欲饮水,水人即吐,小便不利,或泄泻,或水肿,或痰饮,或眩晕等病证.笔者以此方加减治疗水疝,癃闭,阴汗,带下病等数十例,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

    作者:刘志明 刊期: 2011- 11

  • 消风止痒颗粒临床应用举隅

    消风止痒颗粒由防风、蝉蜕、地骨皮、苍术(炒)、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石膏、甘草等组成,具有消风清热、除湿止痒功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消风止痒颗粒治疗多种皮肤病,疗效显著,现整理如下.......

    作者:李连翠 刊期: 2011- 11

  • 田玉美教授治疗鼻衄验案

    田玉美教授(1928-),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出生中医世家,自幼随祖父习医,后悬壶乡里,现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第一批、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2011年荣获“湖北中医大师”称号.田教授从事中医医疗工作60余年,精通内外妇儿各科,擅治疑难杂症.笔者曾有幸侍诊左右,兹将其治疗家父鼻衄验案介绍如下,愿与同道共飨.......

    作者:高小威;朱庆伟 刊期: 2011- 11

  • 吴金川老中医药灸验案3则

    吴金川老中医从医60余载,笔者曾经有幸跟随学习,现将其运用中药与麦粒灸施治案例,摘录三则如下.例1眩晕袁某某,男,46岁,于1989年8月27日初诊.头晕、头重2个月,兼见纳差,舌淡,苔黄腻,脉缓.治以清暑化湿,健脾益气.中药用香薷6g,扁豆15g,藿香8g,青皮6g,陈皮6g,黄柏12g,麦冬20g,五味子6g,当归6g,生黄芪30g,升麻6g,苍术6g,白术6g,葛根9g,神曲15g,生甘草4......

    作者:吴际生;徐雀莺;刘登建;吴秋林 刊期: 2011- 11

  •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诊疗

    本文简要论述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辨证论治的认识,通过收集各家论述,进一步明确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现状,为今后加强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作者:王志花;黄培容;何芳 刊期: 2011- 11

  • 湿邪与慢性乙肝关系浅识

    从慢性乙肝中医发病病因、症状及证型探讨湿邪在慢性乙肝中的作用,提示在慢性乙肝治疗中化湿法运用的重要性.......

    作者:荣震;赵文霞 刊期: 2011- 11

  • 痹证治疗1例

    某男,25岁,于2011年2月18日初诊.左侧下肢背部疼痛1个月,以夜甚为主,肢体抬高试验阳性,余无明显不适.脉浮滑紧,舌淡暗胖,苔薄白,根浊.中医诊断:痹证.考虑为感受风寒湿邪而起,以寒邪为主,治宜散寒通络,祛风除湿,辅以补益肝肾.药用:熟附子23g,白芍30g,木瓜30g,伸筋草30g,炙甘草30g,苏梗30g,杜仲20g,苍术20g,桑寄生30g,怀牛膝30g.用法:5碗水煎成2碗分2次服,......

    作者:邱锋;许鸿佳 刊期: 2011- 11

  • 清心安神法治疗心律失常的体会

    清心安神方中药物分君臣佐使,分析该方主药的药理作用.使用清心安神法治疗湿热郁结,上扰心神的心律失常病人,根据辩证结果,加减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方居正;姚鹏鹏 刊期: 2011- 11

  • 浅谈白塞病的辨证治疗

    白塞病又叫口、眼、外生殖器三联证,本病的发生与病毒、链球菌、结核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是以口腔溃疡、外生殖器溃疡和眼色素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此病于1937年由土耳其(Behcet)医生首先报道,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现在认为本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侵犯口腔黏膜、眼与外生殖器外,尚有侵犯关节、消化、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等多器官的症状表现.......

    作者:金相哲 刊期: 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