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丹参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运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作者:卢卫强 刊期: 2011- 12
-
小陷胸汤治验有感
小陷胸汤乃张仲景为结胸轻证所设,其结胸者,邪气结于胸中的病证.成因有二:一是由太阳病治疗失当,攻下太早而致;二是由太阳循经传至阳明所成.基于此,痰饮乃结胸之本,热入乃结胸之因,阳邪内陷与痰饮互结,结胸乃作.结胸有不同类型,因其病势有深浅之分;病位有上下之别;病性有寒热之异,故有大结胸、小结胸、热实结胸、寒实结胸之名.......
作者:杨新玲 刊期: 2011- 12
-
自拟加减旋复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0例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于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等)异常反流入食管产生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主要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
作者:李淑娥 刊期: 2011- 12
-
麻黄汤新用
麻黄汤原治伤寒表实证,余临证之时,用于内科杂病,每获佳效,偶有心得,略述于下,以求证于同道.1痹证李某,男,60岁.1985年7月14日初诊.腰、腿痛疼半年余.半年前串亲归家途中突遇雨雪天气,回家后发热恶寒,周身疼痛,以为感冒.在本村卫生所服用APC、银翘丸等.......
作者:彭艺丛 刊期: 2011- 12
-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药物配伍使用特点
中医所言脾胃应该是涵盖整个消化系统及部分免疫、泌尿、运动等系统功能一个范畴.脾与胃相表里,分属足太阴经与足阳明经脉.脾为阴,胃为阳,两者同居中焦,但阴阳异位,表里不同,在生理上、病理上各有其特点.脾胃以膜相连,更虚更实,互相传变,又有其密切的联系.......
作者:李埔 刊期: 2011- 12
-
《伤寒论》中的“热”字及其相关语词分析
本文对《伤寒论》中的“热”字及其相关语词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分析与解释,揭示了“热”字及其相关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的迥异.准确理解其词义,有助于充分理解条文含义及张仲景学术思想,对《伤寒论》的研究大有裨益.......
作者:周小平;刘韬;何多谊 刊期: 2011- 12
-
紧、弦二脉脉象辨析
本文主要从文献与临床上以传统的“位数形势”对紧、弦二脉脉象进行了详细的辨析,认为二脉虽然确实略有相似之处,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单因素脉,明确指出紧脉脉象是脉搏动有力,体现在动态力度上;弦脉是指脉管僵硬不柔和,体现在静态张力上.明代李时珍所提出的“紧言其力弦言象”已从形、势两方面高度概括二者脉象之异.明确了二脉本质,对于缓、弱、虚、实脉的本义也将会有清晰地了解,这对于有效指导临床实践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廖立行;林永廉 刊期: 2011- 12
-
浅析妇人尤重视气血的临床思维
本文主要阐述气血对妇女的一生尤为重要,妇女以血为本,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皆易耗血,故血常不足,气常有余.又因气血为妇人之生理病理的物质基础,而妇人常因气血失调致病,故临证时妇人尤应重视气血.......
作者:钟雪 刊期: 2011- 12
动态资讯
- 1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伯基特淋巴瘤方案探讨
- 3 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使用率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 4 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78例临床观察
- 5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延伸应用
- 6 中医特色护理对颈源性眩晕病人伴焦虑、抑郁者的影响
-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 8 心包大量积液单纯中药治验
- 9 多普勒观察挑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附睾炎33例
- 10 穴位埋线联合汤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7例
- 11 顽癣丸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 12 绞股蓝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3 朱葆初主任医师从肺经着手治疗月经不调病案举隅
- 14 我眼中的社区卫生医疗生态和医改政策
- 15 浅谈脾胃与脑中风的关系
- 16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与对策研究
- 17 放疗配合中药雾化吸入预防急性放射性肺炎研究
- 18 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疗效分析
- 19 中药热奄包治疗颈、腰椎病的护理体会
- 20 拔罐疗法结合针刺治疗面瘫急性期耳后疼痛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