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光明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光明中医杂志2011年第12期文章
  •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物汤治疗颈椎病上肢麻木41例

    时下由于伏案久坐,颈椎病非常常见,多引起头晕、项强痛、颈肩沉困以及上肢(包括手指)麻木等,中医诊断归属于眩晕、痉证、痹证之范畴.笔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物汤加味治疗颈椎病导致的上肢麻木,获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彦辉 刊期: 2011- 12

  • 小议痰瘀与胸痹

    痰与瘀同源异质,二者互为因果而并存,痰瘀互结是胸痹发病的重要因素,探讨痰瘀与胸痹的关系,依据其关系,临床上应用痰瘀同治法治疗胸痹会收效甚速.......

    作者:邢小燕 刊期: 2011- 12

  • 中医养肝思考

    结合肝的重要生理机能和现代大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思考不良生活方式对肝的影响.运用中医理论阐述肝与其他脏腑的主要生理联系,分析其相关联的机能,如何共同作用以维护人体健康,以及肝损伤带来的不良后果.后,从作息、饮食、情志三大方面提出日常养肝之道.......

    作者:凌天和 刊期: 2011- 12

  • 朱新民治疗黄褐斑经验点滴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颜面的慢性难治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面部色素沉着呈对称蝴蝶状,或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斑片为特点.该病病因复杂,与内分泌失调、遗传、自由基、性激素水平、紫外线照射、妊娠、精神因素及避孕药、化妆品等诸多因素相关,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朱新民老师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工作,行医30余载,善于运用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经验颇丰.现不揣愚蒙,将其治疗黄褐斑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朱立云;马晓利 刊期: 2011- 12

  • 浅谈病机对立转化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

    在临床治疗实践中,认识疾病病机,是治疗能否取得疗效的关键.所谓的辨证施治,也就是医者怎样从纷繁复杂的病症表现中识别疾病发生、发展本质的因素,从而为正确治疗提供依据.在临证时,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临床表现中去把握疾病发生、发展本质性因素——病机,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这是每个业医者的追求.下面谈谈笔者临证时,运用病机对立转化两面性对临床治疗指导认识的管窥之见,希望能抛砖引玉.......

    作者:刘仁毅 刊期: 2011- 12

  • 浅谈成人斯蒂尔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1897年,英国内科医生斯蒂尔首先报道了首例全身发病型类风湿性关节炎,1973年正式称之为斯蒂尔病.因为本病具有弛张热、关节炎、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明显增高等败血症的临床特征,血细菌培养阴性,此后统一称为斯蒂尔病.......

    作者:金相哲 刊期: 2011- 12

  •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

    经间期出血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笔者在近年随师学习过程中总结出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多为肾阴亏虚,虚火内扰,治疗以六味地黄丸疗效显著.......

    作者:郭海红;郭丽丽 刊期: 2011- 12

  • 当归芍药散治疗粉刺1例

    某男,21岁,于2010年11月22日初诊.患者面部粉刺反复,以下巴多发,皮疹暗红,以结节、脓肿、瘢痕为主,局部有疼痛感,口不渴但痰多,舌淡,边有齿印,苔中黄腻,脉细.中医诊断为:粉刺.辨证为肝郁脾虚,治以疏肝健脾,养血活血,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10g,川芎5g,白芍10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5g,薏苡仁30g,桔梗10g,白芷10g,丹参30g,枳实10g,水煎服.服药7剂后复诊......

    作者:邱锋;许鸿佳 刊期: 2011- 12

  • 浅谈培养中医传统文化修养

    本文从培养中医传统文化修养的角度上,提出了以下三点有利于中医的发展:①有利于培养中医的传统文化知识;②有利于保健和养生,治未病,培养对中医的感情;③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操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作者:许华武 刊期: 2011- 12

  • 管窥黄疸治法特色

    中医古代典籍中有大量记载黄疸的诊疗经验,而其中黄疸治法颇具特色,本文从黄疸治疗八法为切入点,对古代中医文献治疗黄疸经验作简要概括,并对具有代表性的方剂从理法方药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使黄疸治疗方法思路清晰、选方准确、用药精练,给临床治疗以借鉴和指导作用.......

    作者:周国亮;张广东 刊期: 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