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从瘀论治糖尿病
糖尿病血瘀症主要病机为:阴虚致瘀、气虚致瘀、阳虚致瘀、痰湿致瘀、久病入络五点,临床表现各异,辨舌尤为重要,活血化瘀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治疗时运用滋阴活血法、益气养阴活血法、温阳活血法、化痰活血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温思炯;吴红丽 刊期: 2013- 12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近况
幽门螺杆菌(简写Hp),是许多慢性胃病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目前通用的三联及四联疗法存在较多问题,如耐药、价格昂贵、副作用高、根除率不稳当等.近年来,中医研究工作者发现中医药在根除Hp感染、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方面有独到优势,文章对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谷云龙;孙莉 刊期: 2013- 12
-
乌梅丸临床应用体会
乌梅丸出自于,由乌梅、当归、桂枝、细辛、干姜、附子、川椒、黄柏、黄连、人参等10味药物组成,具有温阳泄热、安蛔止痛之功效,是医圣张仲景为蛔厥者而设.因现在医疗卫生条件较好,蛔虫病已极其少见,笔者临床上以乌梅丸改汤剂加减治疗内科杂病,如消渴、久泻等由上热下寒所致升降失调、寒热错杂之证,临床疗效显著,现总结分析如下,以谨供同道参考指正.......
作者:刘要武 刊期: 2013- 12
-
三七及其易混淆品真伪鉴别分析
三七中药饮片在药材市场上混淆品种较多,纠正临床错用和掺伪现象,确保用药安全.通过药材市场抽查,调研以及药材验收环节,对药材性状进行分析鉴别.三七中药饮片正品、劣药、伪品、易混品较多,有些甚至名称上混淆,但是其来源、性状、药用部位大相径庭,应特别引起重视,注意鉴别.......
作者:王润云;刘如良;高天爱 刊期: 2013- 12
-
中药蛤蚧的鉴别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蛤蚧的鉴别方法,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从蛤蚧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和名典几个方面进行鉴别.结果正品蛤蚧为扁圆形,头稍扁,略呈三角形,躯干和尾部较长,两眼多凹陷,牙齿呈角质,排列紧密,腹部为灰色,全身布满鳞片,尾部细长,形状不规则,四足均有五趾,且除了第一指趾之外,其余的都具有爪,趾间有趾蹼.结论蛤蚧的鉴别方法有多种,主要是通过它的性状,掌握蛤蚧的鉴别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品蛤......
作者:杨爱莉 刊期: 2013- 12
-
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审视方剂配伍
目的用模型中医学思维阐释方剂配伍原则和方法;方法运用模型中医学思维剖析方剂配伍原则,使方剂配伍的君臣佐使理论清晰明了,对方剂配伍的真谛与作用有新的认识,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结合中药的性味归经,分析古典经方之奥妙,找到更具实用性和说服力的方剂配伍原则;结论方剂的配伍原则,经过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的阐释,其君臣佐使理论和方法简单化;结果不同的角度探讨同一方剂配伍原则,其结果截然不同.......
作者:马晓平;王全年 刊期: 2013- 12
-
甘温除热法本义探讨及方药分析
甘温除热理论肇始于岐黄,发皇于东垣,成熟于历代,运用于当今,成为中医临床治疗热病的一大理论特色.本文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甘温除热法的本义及代表方药进行分析与阐述,发掘理论内涵,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杨雪 刊期: 2013- 12
-
浅谈中药对肝硬化形态学改变的多靶点干预及其局限性
肝硬化是慢性肝脏损伤的终病理阶段,肝脏在细胞成分、基质成分和液体间隙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变.中药成分复杂,治疗多靶点性,对肝硬化的各种改变均有明显干预.目前有关研究都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切入点,对肝硬化的信号转到通路的纵向探究为重点.而本文分别简述目前中药对肝硬化形态学改变的横向干预研究进展,以便为阐明确切的干预机制开拓新思路.......
作者:于善柱;李忠强 刊期: 2013- 12
-
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与认识
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我院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平台,积极创造有利环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临床疗效、管理考核等方面狠抓落实,促进了重点学科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与进步,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刘建平;张骞;杨学信;李国徽 刊期: 2013- 12
-
书写中医门诊病案的体会
中医门诊病案,是患者在门诊接受中医医生诊治经过的客观记录.本文结合个人经验和古代文献,从取得患者信任、完善基本信息、体现辨证要点、中西医学互参等四个方面总结了个人书写中医门诊病案的体会.......
作者:李圣耀 刊期: 2013- 12
动态资讯
- 1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7例
- 2 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应用针刺结合 艾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 3 羚羊角的真伪鉴别及正确使用
- 4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面瘫30例
- 5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 6 增敏三黄汤干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 7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8 《伤寒论》栀子豉汤类证治浅析
- 9 李勇主任医师治疗慢乙肝经验心悟
- 10 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 11 八脉交会穴为主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 12 近三年中药治疗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
- 13 中药熏洗预防髋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 14 温阳振衰方对慢性心衰模型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影响
- 15 人参的寒温属性探讨
- 16 老年人失眠症的循证护理
- 17 近现代名老中医辨治失眠的证型规律探析
- 18 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
- 19 《兰室秘藏》便秘证治浅述
- 20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