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光明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光明中医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李妍怡教授活用川芎茶调散医案举隅

    李妍怡教授是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医院首席专家,研究生导师,省级师带徒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痴呆、眩晕、神经系统变性等神经系统疾病,在辨证治疗上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跟随学习,获益良多,现举头痛病案3则述之。......

    作者:赵宏廷 刊期: 2014- 05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近况

    绝经(menopause)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围绝经期开始年龄约在40岁左右,持续时间个体差异较大,短者1年,长者高达12年,绝经的年龄一般在45~55岁。我国城市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围绝经期妇女约1/3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患有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作者:彭仙 刊期: 2014- 05

  • 中医治疗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中医疗法广泛应用于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本文查阅近十年相关文献,认为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且尚可从实验方面进行中药与针灸的机理研究,以增强与西药的对比,利于中医疗法的推广。......

    作者:蒋萃;张琦 刊期: 2014- 05

  • 外用中药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

    白癜风是-种色素生成障碍性皮肤病,好发于暴露部位而影响美观,症状为皮肤出现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斑,皮损处黑素的生成减少或消失,亦称“白驳风”。全世界患病率为0.5%~4.0%,我国患病率0.1%~2.7%[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白癜风是-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迄今未阐明。目前;主要学说有自身免疫学说、神经介质学说、黑素细胞自身破坏学说。中药外用在治疗白癜风的过程中起......

    作者:钟佳乐;刁庆春 刊期: 2014- 05

  • 癌痛的中西医治疗

    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和难忍受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精神状态等,也影响着治疗的实施和效果。缓解疼痛是患者迫切的希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癌痛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放疗、手术治疗及中医中药等。......

    作者:丁芋友;孟春芹;唐凌;姚德姣 刊期: 2014- 05

  • 盖氏骨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盖氏骨折,又称Galeazzi骨折,是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是一种既有骨折又有脱位的复合损伤,是一种极不稳定的骨折。本文就近几年中西医治疗盖氏骨折的现状作以简要的概述。......

    作者:周肃陵;安建原;廖辉;王春玲 刊期: 2014- 05

  • 第六届国际中医药学术论坛在台北举行

    本报讯(记者秦秋)3月15-16日,由台湾中医师公会联合会主办、台北市中医师公会承办的第六届台北国际中医药学术论坛在台湾大学医学院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以“传承、创新、全球化”为主题,台湾地区有关领导人吴敦义、许铭能、何永成以及来自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专家和中医药工作者2200余人出席了大会。......

    作者: 刊期: 2014- 05

  • 软坚散结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讨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气血痰浊瘀热毒互结形成“脉积”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机,贯穿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肝风内动是导致“脉积”终发生的病理机制,而“脉积”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软坚散结。因此有必要探讨软坚散结法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进而防止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博;刘玲 刊期: 2014- 05

  • 浅析锋钩针挑刺背腧穴与痤疮预后的关系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发生与肺、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多在背腧穴有相应的反应点,锋钩针疗法通过背俞穴与对应脏腑的关系调整脏腑功能,从而治疗痤疮并防止其加重及复发,因此锋钩针挑刺背俞穴与痤疮的预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者:袁旭 刊期: 2014- 05

  • 慢性肾衰竭“伤食”病机探讨

    慢性肾衰竭(chromicrenalfailure,CR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病程冗长,呈缓慢进展之势。中医“肾衰”之名见于清·程杏轩《医述·五脏外形》,其曰“肾主骨,齿落则肾衰矣”,[1]虽非指慢性肾衰竭,但亦有一定关系。传统医学将慢性肾衰竭归属于“关格”、“水肿”、“肾风”、“肾劳”、“癃闭”、“溺毒”等病证的范畴。......

    作者:曾琨;徐一博;王茂泓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