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光明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光明中医杂志2014年第7期文章
  • 小针刀配合泡沫软垫护理治疗足跟骨刺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泡沫软垫护理治疗足跟骨刺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治疗组小针刀松解术配合泡沫软垫护理和对照组传统电针组治疗足跟骨刺患者8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0例,占77.5%;显效5例,占12.5%;好转3例,占7.5%;无效1例,占2.5%。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配合泡沫软垫护理治疗足跟骨刺疗效良好,优于传统电针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卓鹏;李少芳;谢佩璇;卢蓬;陈欣泽 刊期: 2014- 07

  • 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7例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至我院针灸推拿科的37例患者采取针刺后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1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0例;好转14例;无效3例。结论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好,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琳 刊期: 2014- 07

  • 和法临床应用验案举隅

    和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不应仅限于小柴胡汤的和解,同样可以调畅脾胃气机,亦可用来调和营卫,宣通表里,在临床上用以治疗错综复杂的病证。本文试就张国骏教授临床治疗湿疹验案一则,探寻和法的运用。......

    作者:杨卓;曾瑞才;张国骏 刊期: 2014- 07

  • 康复治疗颅脑损伤案例

    1资料与方法马某某,男,22岁,入院时间:2013年06月26日。主诉:四肢活动不遂伴言语不能20天。现病史:患者于20天前武术比赛时不慎头部外伤,当即昏迷不醒,即被送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查头颅CT示:脑出血,住院期间反复出现发热症状,被诊断为“肺部感染”,经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感染基本控制,1周后,意识渐清,四肢活动不遂,言语吞咽不能,又经治疗10余日效果不显,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转入郑......

    作者:田同良;解姗姗;朱应征 刊期: 2014- 07

  • 中药、人参粥、耳针三法联合治疗晚期噎嗝验案2则

    噎嗝是指吞咽食物噎嗝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病。病到晚期,常因阴津枯槁,阴伤及阳,中气衰败,胃虚不能受纳,脾虚失其健运,后天之气败绝,波及先天之精气,以致正气不支,危及生命。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运用中药、人参粥、耳针三法联合治疗晚期噎嗝,取得满意疗效,兹选两例,供同道参考。......

    作者:杨仁坤 刊期: 2014- 07

  • 中和医派杨建宇教授辨治脉管炎验案赏析

    1前言杨建宇教授是著名的京畿豫医,对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独到的思路和见解,临床效果显著。杨教授以弘扬传承攻邪学派为基础,融汇国家名老中医孙光荣教授东垣丹溪之精髓,力创“中和医派”。临床以调和气血为本,谨守中和之道,善用经方为法,又不忘攻邪之术,平衡升降出入,期术生生之平。......

    作者:陆锦锐;徐昉;康利高阁 刊期: 2014- 07

  • 阳和汤治疗风湿性疾病临床验案3则

    阳和汤首载于《外科证治全生集》,是治疗阴疽的经典方剂。导师殷海波教授结合方药,依据“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的思想,审察病机,灵活化裁,标本兼治,临证取其温阳散寒通滞功效,治疗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凡辨证属阳虚寒凝为主者,以阳和汤为主方,随证加减,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高世超;眭蕴慧;孙颖伟;殷海波 刊期: 2014- 07

  • 太阴少阴俱病案体会

    太阴少阴俱病即是指脾气虚与肾阴不足同时并见,它类似肾阴阳两虚证,但该证无明显的真阳虚衰见证是其特征。因肾脏疾病的特征性所决定,故在临床上可以见到此证,它不等同于其它外感疾病的六经病证表现。因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两脏皆主要参与体内水液的运化、输布、代谢,故各种肾脏疾病多累及此二脏二经。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肾府,则见腰痛、腰膝痠软,头晕耳鸣。肾阴不足,阴不涵阳,虚火妄动,则可见五心烦热,多梦......

    作者:刘宁州;蔡霞;张振忠 刊期: 2014- 07

  • 经方临证应用举隅

    笔者临证之际,每用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治疗外感病和内伤杂病,收效显著。现举验案3则如下。1小柴胡汤治疗痄腮马某,男,43岁,2005年2月10日初诊。患者因左耳垂下方肿胀疼痛1天就诊。诊见:左耳垂下方红肿疼痛,发烧,不欲饮食,张口时疼痛加重,口苦,咽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痄腮。证属邪阻少阳。方选小柴胡汤加减主之。处方:柴胡30g,黄芩10g,清半夏10g,玄参15......

    作者:潘彦辉 刊期: 2014- 07

  • 发挥中医护理优势做好门诊护理工作

    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提高,及人们对中医治疗的信任,中医院的病人不断增多,做为一名中医院的护士更应该掌握中医护理,利用中医护理的优势为病人服务。中医护理是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技术操作范,形成的中医特色浓郁的护理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继承、发扬、创新。中医院更要突出和发挥中医药护理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门诊病人服务,做好门诊病人的护......

    作者:王玉华;龚秀丽 刊期: 201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