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光明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光明中医杂志2014年第7期文章
  • 糖尿病中医病机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传统理论认为消渴的病机为阴精亏虚、燥热偏盛,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糖尿病的中医病机特点注入了许多新的内涵。本文对有关糖尿病的病机研究进展情况整理综述,以期拓展中医治疗消渴的思路。......

    作者:周羽;王镁 刊期: 2014- 07

  • 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普遍存在着血液高凝状态,大多数癌细胞可以诱发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的聚集以及癌细胞释放的促凝因子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强,使肝癌患者处于血液高凝状态。机体内正常的血液流变性是维持脏器和组织正常血液灌注及代谢功能的重要条件。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将会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障碍,对肿瘤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监测,能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更有效的实施治疗手段,并更好的对肿瘤发展及预后......

    作者:何捷;武哲丽;叶小卫 刊期: 2014- 07

  •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况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以上腹部隐痛、食后饱胀、食欲不振及嗳气等为主要症状,此病属于中医学“胃痞”、“胃痛”等范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目前普遍认为的为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近年来,众多医家对本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有所侧重和发展,丰富了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病机的理论。......

    作者:蔡晓蕾;王常松;李灿东 刊期: 2014- 07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目前西医多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辅助对症处理,药物治疗。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人为本,辨证论治。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常用治疗方法和药物做一综述。......

    作者:谢云爱 刊期: 2014- 07

  • 中医湿敷法在儿科的应用进展

    中药经皮给药是指将中药制成各种合适外用剂型施于皮肤(患处或相应经穴),通过皮肤吸收作用于皮肤局部或进入体内产生药效,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方法。中药经皮给药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属中医外治法之一,它的起源应先于内治。在我国中医药学历史中并没有单独论述中药经皮给药的文献记载,它的研究和应用散见于历代外治法中。这些原始的方法,可以说是医学的萌始,也可以说是药物经皮治疗的萌芽[1]。......

    作者:林志红;马超 刊期: 2014- 07

  •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妇科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壮医具特色的医疗保健方法,凭借其在临床中的简、便、廉、验、捷等优点,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疗法而广为流传。壮医认为:“疾病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药线点灸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是以局部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理气血归于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的功能,从而治愈疾病。......

    作者:雷媛;林寒梅;刘丹青;曾倩如 刊期: 2014- 07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思路探索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UC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遗传易感性、免疫紊乱、感染及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西医治疗方面主要以氨......

    作者:郑丽红;王海强 刊期: 2014- 07

  • 论肝阴肝阳在肝系病辨治中的应用

    为了深入研究肝系病的辨证规律,本文通过对肝阴肝阳的病机特点分析,分别从中焦土虚、肝阳不用;肝阳内郁、横逆犯脾;肝阳郁而化火内扰;阳用式微,肝脏血虚生寒;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寒凝肝脉;肝阴不足、水不涵木等6个方面作一定的探讨,以期发掘中医学的深刻内涵。......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 刊期: 2014- 07

  • 从“司外揣内”看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

    由“司外揣内”引发探讨中西医思维方式之间的巨大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通过比较中西医理念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得出结论:保持中医思维的独立性是发展国医的必要前提,同时也应加强中医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勇于创新。......

    作者:史俊 刊期: 2014- 07

  • 证候漂变的来源及哲学内涵

    中医恒动观,是指万事万物总是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传统上讲的证候“传变”“转变”均强调证型变化的结果,却忽视了对证候变化过程的描述。本文结合中医学和哲学的理论,借用生物遗传学上“遗传漂变”概念,提出“证候漂变”这个术语,旨在描述证候变化的过程,丰富证候变化的动态属性,促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为中医证候临床研究客观化和标准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作者:郭其裕;毛乾国 刊期: 201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