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痹症的病因及证治探讨
本文通过简述痹症的病因及其证型,深入探讨痹症的治疗方法,冀以指导临床能够运用辨证、辨病论治及辅助治疗、现代化技术手段等多元化治疗方式方法相结合的治疗思想,来增强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灿;王蓉;高永翔 刊期: 2015- 12
-
浅析乌梅丸治疗绝经综合征的辨治思路
乌梅丸源自《伤寒杂病论》,初为治疗蛔厥而设,为驱虫剂的代表方,亦可用寒热错杂之久泻久痢。后世在此方主治蛔厥的基础上,经辨证论治,加减化裁,可治疗肺系病、脾胃病、妇人病等,其在绝经综合征的应用方面更是收效显著。本文从病机分析、方正相应、临证用药等三方面着手,分析了乌梅丸治疗绝经综合征的辨治思路,以期为临床诊治思路提供依据。......
作者:孙凤丹;任青玲 刊期: 2015- 12
-
苍耳子药用研究进展
本文简单介绍了炮制对苍耳子毒性及活性成分的影响,毒性、预防,如加热温度为150℃,并保温60分钟时,苍耳子中绿原酸含量高,而绿原酸为主的酚酸类成分被认为是苍耳子中的主要镇痛抗炎活性成分。炒后去刺不但镇痛作用增强,而且毒性降低,可能是苍耳子毒蛋白受热后凝固变性不易浸出使然。重点从苍耳子复方制剂、中西结合、外用等4方面综述了近年苍耳子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的进展情况。......
作者:杜毅;麻瑞平;孟凡红 刊期: 2015- 12
-
大青龙汤浅析
《伤寒论》38条讲述了一个病所位于太阳,病因起于风寒,病机属于表寒闭热的大实证,方以外散风寒为主内清郁热为次的大青龙汤治之。同时条文中还交代了太阳中风的发病史,交代了同样是感受风寒却可一因多果的出现太阳中风兼有气血、营卫不足的变证,此时就应易大青龙汤为新加汤,还交代了在此基础上若误服大青龙汤则会导致阳气虚证,参附汤可用于补救。......
作者:岳飞飞;钟志兵 刊期: 2015- 12
-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药膳治疗
1高血压病相当于中医的什么病中医无高血压病的病名,但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病属中医“头痛”“眩晕”“肝风”“中风”范畴。眩晕是指因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临床以头晕、眼花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头痛是指邪阻清窍,脉络不通,或精血亏损,脑失所养引起的以头部疼......
作者:刘成祥;庞保珍;庞慧卿;庞清洋 刊期: 2015- 12
-
辨证治疗慢性腹泻125例
目的:总结和探讨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本人门诊治疗的125例慢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辨证分型治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三个疗程的中医辨证施治,12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9例,显效3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8%。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慢性腹泻,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晓娟 刊期: 2015- 12
-
《温病条辨》四种特色治法析要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志承叶桂之说,集先贤之论,参以已验著成《温病条辨》,其以三焦学说为经,卫气营血学说为纬,进一步提出了温病、湿病的辨证论治纲领。本文根据“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气化则湿亦化”“苦与辛合能通能降”、治温必“时时预护”阴液的论述,探讨了“辛凉透散,苦辛通降,宣气化湿,清热养阴”四种特治法在温病、湿病中的运用,体现了吴氏的临床经验于后学临证无不小补。......
作者:吕鹏;黎忠民 刊期: 2015- 12
-
慢性鼻窦炎的辨证论治
1概述鼻窦炎一病,中医发现、认识的很早,《素问·气厥》中“胆热移脑,则辛頞鼻渊”鼻渊就是指鼻窦炎。此病在《素问·解精微论》中又称脑渗,《普济方》称脑泻,《证治要诀》称流涕,《医学入门》称脑砂,《外科正宗》称脑漏等等。都不及现代的副鼻窦炎贴切具体。慢性鼻窦炎远远地比急性的多,其中多鼻窦炎和全鼻窦炎又较单独一个鼻窦炎多。慢性鼻窦炎常为急性者不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或反复发作转化而成。至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的......
作者:付艳华 刊期: 2015- 12
-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8例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4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使用香砂六君子汤连续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48例患者有效率达97.9%。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琴 刊期: 2015- 12
-
“调神”之穴位探讨
“调神”是针刺施治的基础和前提。《灵枢·本神》亦云:“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说明“神”的重要,证明了“调神”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临床上调神之法遍布,但是多归于调脑神和心神,取穴多从督脉、膀胱经、心经、心包经入手。本文对临床调神常用穴位做了归类总结。......
作者:郭海燕 刊期: 2015- 12
动态资讯
- 1 加味祛瘀化浊汤联合枳实消痞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 2 针刺加TDP治疗骨关节炎的中医护理
- 3 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盆腔炎
- 4 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
- 5 张子和攻邪疗法治疗不孕症学术经验初探
- 6 肝荣汤治停服阿德福韦酯后乙肝“大三阳”转阴1例
- 7 附子理中丸(汤)加味治疗久泻56例
- 8 加味萆薢分清饮治疗高尿酸血症25例
- 9 辨证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0例
-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70例
- 11 石油钻探工人耳聋的综合治疗
- 12 新制苍耳子散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 13 眼带状疱疹致眶尖综合征1例
- 14 旋覆代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 15 中风病临床证候多元化及护理对策
- 16 浦家祚教授治疗不寐证验案4则
- 17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配合琥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后情感障碍30例观察
- 18 针刺平衡针肩背穴治疗落枕30例临床观察
- 19 略述冠心病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 20 典型不合理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