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光明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光明中医杂志2015年第3期文章
  • 止痛中药临床运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疼痛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中医学对疼痛有较广泛而深刻的论述,外感六淫疫疠和内伤情志及痰饮、瘀血、饮食及素体虚弱等均可导致气血紊乱,功能失调,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中医通过审因辨痛,选择用药,在临床痛证治疗和止痛中药配伍运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中医痛证研究的审因论治和止痛中药现代机理研究等方面综述,以期为拓展止痛中药的应用范围,大程度地发挥止痛中药的优势,临床痛证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琪;蔡倩云;朱洁;蒋雨;刘长安;宋睿;汪国兴 刊期: 2015- 03

  • 健脾益肾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绝大多数的肾脏疾病(诸如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痛风肾、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肾病)的临床统称;除了急性肾炎和急性尿路感染(肾脏急性炎症性疾病)外,都可以归属慢性肾脏病的范围;本病是一个缓慢发展相对良性的疾病(或共同的临床病理过程);但若未能及时有效诊治......

    作者:沈光婵 刊期: 2015- 03

  •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概述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作为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常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已日见弊端。而中医药有副作用小、价格低廉、辨证施治等优点,经临床实验验证中药雾化对于哮喘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徐增梅;苗同艳;尹婷婷;马啸;丁伟伟;李泽庚 刊期: 2015- 03

  • 议吴门医派兴盛之因

    吴门医派是江苏苏州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起源于元代、发展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其学术相传至今未衰。这一学术流派的兴盛与其苏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医家自身素养、经济文化背景、医派自身因素有关。......

    作者:王菲菲 刊期: 2015- 03

  • 痰湿体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探讨

    痰湿体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体质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痰湿体质的特点,论述痰湿体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发病作用,拓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思路。......

    作者:于川;申斌;徐寅平 刊期: 2015- 03

  • 从“脾主卫”学说浅述胃肠息肉

    以“脾主卫”学说指导分析胃肠息肉的基本病机演变,认为胃肠息肉病位在胃肠,涉及肝脾肾,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损,标实主要有痰、湿、热、瘀、毒。在治疗上,西医内镜下摘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而中医中药在治疗胃肠息肉这一重要的癌前病变性疾病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

    作者:王德媛;曹志群 刊期: 2015- 03

  • 关于建立“针感信息学”的构思

    “针感”是传统医学中针刺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传统针灸学与现代医学的相互融合,“针感”的概念逐渐广义化、现代化,除了局部感觉、循经感传,还有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器官的活动或反射等延伸内容。与针感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丰富多样又有律可循,生理、病理是产生针感的基础,而人群、病种则承载了针感的多样性。熟知针感知识,对年轻针灸医师提高临床疗效有益,建立“针感信息学”,可以实现针感知识的规范和普及。......

    作者:张兵;蔡昭莲 刊期: 2015- 03

  • 论叶天士对春季外感客寒包火之证的辨治

    初春季节,乍暖犹寒,外感风寒颇为多见。若患者素有痰湿内蕴,易形成客寒包火之证。叶天士对此类证候病因、病机、治法、护理的论述颇为精详,对临床有很大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导师刘景源教授的临床经验对叶氏之论进行阐发,以期在临床中得以推广应用。另外,叶天士对深秋季节外感凉燥邪气所导致的发热咳嗽之证论述亦颇精详。对凉燥与风温的鉴别,尤具临床指导意义,文中一并加以解析。......

    作者:刘宁 刊期: 2015- 03

  • 骨盆按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机理及对脊柱平衡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盆按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机理及对脊柱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骶髂关节前错位和后错位患者各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骨盆按旋法+对照组治疗,对照组以软组织治疗为主。治疗前后,检测骨盆和脊柱的X线客观平衡指标,并予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各指标前后对照,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指标对照,P<0.05或P<0.01,其中PT因数值较小,差异较小,其他指标差异均有......

    作者:龙鑫;邱智兴;毛晓雯;杨柏枫;李裴明;王勇;范芸;章小梅;姜丽娟 刊期: 2015- 03

  • 论足三里的定位和取穴--兼谈非经非穴点的选取

    足三里是目前针灸临床和科研的常用穴,但是关于其定位历代医家和文献的论述并不完全一致,尚存争议。而关于经穴定位的先后两个国家标准中足三里的定位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分别是“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笔者试图通过对比历代文献的相关论述并结合现代研究初步探讨足三里的定位和取穴。......

    作者:高玉杰;秦杰星 刊期: 201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