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吴茱萸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吴茱萸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来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红米粉、玉米与黑米粉加姜汁调和后敷贴于双侧内关穴与足三里穴;治疗组则使用吴茱萸粉与姜汁调和后敷贴于双侧内关穴与足三里穴。分析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现象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
作者:李美丽;刘晓峰 刊期: 2016- 13
-
针灸对急性脑死塞患者血清 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烯醇化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患者第1天、第10天和第20天血清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0天,针灸治疗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作者:郭雪刚;李丹丹 刊期: 2016- 13
-
醒脑通督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通督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通督针法治疗,以修改的Ashworth量表、Barthel氏ADL指数、简式Fugl—Meyer评价法等项目的测评成绩作为观察指标,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的63.......
作者:王建芳;杨发明;王维峰;郝重耀 刊期: 2016- 13
-
三联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81例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结合毫刃针及美式整脊三联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采用针刺董氏奇穴配合毫刃针及美式整脊三联疗法治疗,针刺董氏奇穴及美式整脊治疗为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毫刃针治疗每3天1次,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结果81例中治愈75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董氏奇穴结合毫刃针及美式整脊三联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佳 刊期: 2016- 13
-
热敏灸结合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针刺配合热敏灸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5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热敏组(92例)和针刺组(62例),热敏组采用热敏灸配合夹脊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针刺组选用风池、天柱、大椎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每天1次,治疗14次。两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法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热敏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
作者:杨晶;马德元 刊期: 2016- 13
-
湿疹治疗的难点及其中医效果观察
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病程长短不一,数月至数年不等,是临床较为难治的皮肤疾病。目前,在临床中对湿疹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中医药治疗湿疹具有一定的特色,对综合调理患者身体,改善湿疹症状有一定的效果。现着重研究湿疹病在临床中治疗的难点以及减少湿疹复发的对策。......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 13
-
李红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验案1则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hathy,DPN)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该病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西医多采用镇静止痛或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但此类治疗并未取得较好效果。李红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大多为气虚血瘀,其治疗也应以补气活血通络为主,故多以补阳还五汤为底方加减,临床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作者:贺飞;李红 刊期: 2016- 13
-
张奇文治疗五迟五软医案1则
五迟是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五软即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究其病因病机多系孕期调护不当,饮食、精神、起居等因素损伤胎元之气或父母精血虚损等,致先天精髓不充,脏气虚弱,筋骨肌肉失养而出现五迟五软。治以扶正补虚,固本培元为主。五迟、五软从预后来讲,疗程较长,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往往能改善预后,年龄在3个月内效果更佳。......
作者:刘茜茜;李云华;王默然 刊期: 2016- 13
-
麻黄汤临床应用举隅
麻黄汤出自于《伤寒论》,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是医圣张仲景为太阳伤寒表实证而设。在临床上使用麻黄汤,主要依据方证相应,常用本方加减治疗由风寒外束肌表所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之证,不论现代医学何种病名,只要符合太阳伤寒表实证之病机,均应用麻黄汤或其类方治疗,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作者:刘要武 刊期: 2016- 13
-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9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45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廖利霞 刊期: 2016- 13
动态资讯
- 1 降糖保肾汤干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 2 中医药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 3 清脑熄风汤治疗高血压病40例小结
- 4 从肝郁肾虚脉络瘀滞论治卵巢早衰
- 5 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 6 自拟活血通瘀汤治疗腕部狭窄性腱鞘炎
- 7 从肝脾同治探析晚期乳腺癌
- 8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 9 益肾活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60例
- 10 三黄泻心汤联合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 11 中药外治取穴治疗寒邪内阻型胃脘痛疗效观察
- 12 段洪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的经验总结
- 13 6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中西医结合防治临床疗效分析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体会
- 15 基于“治未病”理论体系浅谈糖尿病防治应用
- 16 郁热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3例临床观察
- 17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推拿治疗体会点滴谈
- 18 我院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分析
- 19 易黄汤临床新用的文献研究
- 20 瘙痒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