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艾灸对克罗恩病大鼠穴区TRPV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炎症性肠病大鼠天枢穴区TRPV1、TRPV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隔药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穴位局部启动机制.方法采用雄性清洁级SD大鼠建立炎症性肠病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隔药灸组、正常隔药灸组.正常组、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模型隔药灸组和正常隔药灸组均取天枢穴施以隔药灸干预.干预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检测各组大鼠天枢穴区T......
作者:洪珏;魏凯;张丹;张琳琳;刘婕 刊期: 2016- 02
-
叶天士治疗胃脘痛学术思想探析
清代医家叶天士认为脾属已土,脾宜升则健,脾主运化;胃属戊土,胃宜降则和,胃主纳.脾胃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传输,但各有特点,临证当分而治之.通过反复研读《临证指南医案》中胃脘痛篇,可归纳出其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治胃先治肝、治分气血、久病入络、温通胃阳、顾护胃阴、肝风内中等,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作者:康宜兵 刊期: 2016- 02
-
浅析激经、胎漏之不同
激经是妊娠早期个别女性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胎漏为妊娠期间阴道少量流血,时作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坠胀者.二者均会出现妊娠早期阴道流血,而无腰酸、腹痛及小腹坠胀,但中西医对二者的认识有显著的区别.从中、西医理论、诊断、处理等方面对激经、胎漏的不同作一浅析.......
作者:戴元权 刊期: 2016- 02
-
《伤寒杂病论》水类煎药溶媒浅述
目的总结整理不同之水的性用、材料及备置方法等,供临证时灵活选取,以提高方药疗效.方法参照历代医家的论述及现代研究的成果,归纳其中水类溶媒的性用,以五行理论为中心,阐述其功效和升降之性.并对其现状和发展提出见解.结果诸水的五行及升降之性对应为:清水(水;沉),甘澜水(木;升而泄肾邪),清浆水(金、土;敛降火气而养中),潦水(土;降而化湿邪),泉水(金;降而安神),井花水(金;降而熄风),东流水(金;......
作者:唐一丹;黄庆;田理 刊期: 2016- 02
-
基于系统思维对脾藏象内涵的认识
目的基于系统思维对脾藏象内涵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系统思维的四个基本原理: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有序性原理、自组织原理,对脾藏象及其内涵做系统性探讨.结果脾藏象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古代医家应用了系统思维的方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论系统思维可以作为中医研究脾藏象的思维方式,进而解决复杂性问题,以期对当代中医基本理论的思维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亓涛 刊期: 2016- 02
-
浅谈“知机道之者,不可挂以发”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究《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的具体内涵以及指导意义、实践途径.方法主要通过检索历代注家相关注释、古汉语字义,并结合《黄帝内经》原文中的相关内容来探讨经文原意.结果前人从“间不容发”角度对该经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确实阐明其本义,并且令之难以践行.《黄帝内经》原文实际是以使用弩机为喻,指出了用针重视机宜的重要性.结论依据《黄帝内经》的启示,把握用......
作者:林文佳 刊期: 2016- 02
动态资讯
- 1 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中医辨证施护与整体护理
- 2 分型辨治联合西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3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体质特点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 4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治疗术后复发胆结石28例
- 5 从痰瘀虚辨治食道癌的体会
- 6 浅谈植物内生菌
- 7 对气之实质的再认识
- 8 吕明芳胡秀武耿乐乐高洁朱小燕
- 9 炙甘草汤现代运用规律
- 10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临床观察
- 11 中医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
- 12 消炎逐瘀汤联合双花解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
- 13 浅谈从调摄冲任治乳癖
- 14 中医药治疗 Graves 眼病验案1则
- 15 针灸减肥机理探讨
- 16 青钱柳降血糖功能因子研究概况
- 17 解语丹结合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
- 18 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经验举要
- 19 注射用益气复脉在临床中的应用
- 20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