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首页>光明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光明中医杂志2015年第09期

脑出血急性期通腑与大补元气的关系

王涣群;张晓云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 通腑, 大补元气
摘要:脑出血急性期中医治疗绝大多数研究认为“急则治其标”,多采用活血通腑泻热法治疗[1],以大黄为代表的通腑泻下方法成为脑出血急性期的主打药。早在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就有:“风引汤:除热瘫痫。”的记载,风引汤组成中大黄为主药。《血证论》中提出“火热相搏则气实,气实则逼血妄行,此时补肾水以平气,迂阔之谈也。补心血以配火,不急之治也。故唯有泻火一法,斯气顺而血不逆,且大黄一味,能推陈致新,以损阴和阳,非徒下胃中之气也。即外而经脉、肌肤、躯壳,凡属气逆于血分中。致血不合者,大黄之性,亦无不达,其妙全在大黄,降气即以降血”;“血证气盛火旺者,十居八九,当其腾溢,而不可遏,正宜下之,以折其势……血证火气太旺者,恐亡阴,下之正是救阴。”通腑醒神。上病下取,引血下行。“法当顺其气,气降则血归经矣”。《神农本草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脑出血病人多既往有便秘病史,在急性期表现出阳亢,阳亢者多阴伤,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滋润,既病之后腑气不通则更加的严重,病人躺的时间较久再加上使用脱水剂导致更严重津液缺失,活血通腑的主要作用药物是大黄,大黄在出血性中风中的主要作用有:降气、止血。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为泻实热、荡积滞要药,主血闭,热结,功能下瘀破癥,荡涤胃肠,推陈致新,调中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