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光明中医》杂志自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 《光明中医》杂志以面向科研、面向社区、面向临床为办刊宗旨,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坚决执行新闻出版署和新闻出版局的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不断进步,随着逐年的宣传,杂志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本刊2006年起改为月刊,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525)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光明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89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592/R

邮发代号: 82-52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光明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光明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8914
  • 国内刊号:11-159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光明中医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补肾止遗汤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96例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止遗汤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采用口服止遗汤为基本方(麻黄、益智仁、菖蒲、金樱子、覆盆子、台乌、煅龙骨、煅牡蛎、芡实、山药等)配合推拿基本选穴(揉丹田、揉肾俞、揉龟尾、推擦八髎穴、揉按三阴交、揉按承山穴、推掐手足遗尿点)治疗小儿遗尿96例.结果:总有效率97%.提示:本方配合推拿具有培元补肾,开窍醒神,固涩止遗的功效.......

    作者:陈玉 刊期: 2007- 01

  • 散结消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

    笔者近几年来,用自拟散结消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古风交;王晓娜 刊期: 2007- 01

  • 浅谈《傅青主女科》之扶正祛邪观

    《傅青主女科》学术思想在于重视脏腑辨证,在论治妇产科疾病时,多从肝脾肾立论,又始终以培补气血贯穿于治病始末.笔者以其经、带、胎、产的辨证论治方法,浅谈傅氏的扶正祛邪观.......

    作者:缪雪影 刊期: 2007- 01

  • 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之脾胃虚损说

    结合临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胃癌前病变(PLGC)的研究观察,笔者将中医的整体学说之脏腑理论与CAG及PLGC及其涉及的相关人体免疫学、细胞动力学及血管生成学说等作一密切联系.本文就脾胃虚损说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意义,分别从脾胃虚损,中气不足;湿热壅滞,升降失职;气阴两虚,纳运失调三方面加以论述.其中脾胃功能的失调,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乃为首要.脾胃虚损说将丰富CAG及PL......

    作者:曹志群;张维东;姜娜娜;王静;于大猛 刊期: 2007- 01

  • 中医辨证论治是对付耐药性的有力武器

    自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发现以来,抗生素的发展突飞猛进,为人类控制和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威胁着临床的抗感染治疗,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0年制定了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全球发展战略[1].2002年,WHO又在一份报告中告诫人们:目前可治愈的疾病--从咽炎到结核病(TB)和疟疾,有可能成为不治之症,这种危险来自耐药性.而它不管源自何地,......

    作者:陈刚 刊期: 2007- 01

  • 吴鞠通三焦辨证辨析

    通过对《温病条辨》条文的分析,论述了清代吴鞠通三焦辨证论治的思想,对三焦辨证在温病诊治中的应用作了比较和分析,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即在上、中、下三焦的病位、病性等,对三焦病的划分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作者:魏民 刊期: 2007- 01

  • 谢海洲教授论脑窍的生理功能

    本文以中医文献为佐证,就谢海洲教授的脑窍学说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作者:赵冰;张晨;张华东;杨秀捷;李大奇 刊期: 2007- 01

  • 清开灵注射液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近况

    清开灵注射液系安宫牛黄丸衍化的一种纯中药复方针剂,由牛黄、金银花、栀子、黄芩、水牛角、珍珠母、板蓝根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化痰祛瘀、醒脑开窍之功效,现代研究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且大多疗效显著.近年来对该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又有一些新的进展,现据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范京国;崔立新;周东民;齐向华 刊期: 2007- 01

  • 针刺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进展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刺以其方法简单、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之优点而为广大患者接受.将近10年来针刺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潘永清 刊期: 2007- 01

  • 中药专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概况

    糖尿病肾病是(DN)是糖尿病(DM)的常见并发症,中医药在DN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而专方的运用正好提高了中医药治疗DN的易操作性.本文综述了近5年多来中药专方治疗DN的概况.......

    作者:王艳丽;史伟;邬文英 刊期: 2007- 01